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范文 > 正文内容

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汇编8篇

抄范文1年前 (2024-08-20)应用范文25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 [93] ,男,汉族,生于北京 [2-3] ,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 [1] 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集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

你好!大家好!

袁隆平,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名字。这个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给世界带来了利益。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性努力下,终于发明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当时,这种想法需要勇气。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评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根据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辟新的科学技术之路。

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很困难,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精神一直鼓励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决心与饥饿和灾害斗争,解决农民们的衣食问题。袁隆平以他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很多困难,终于发明了下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例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习钢琴时,要知道困难……无论做什么,只要认定要做,就要向目标前进,决不后退。此外,我们还应该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我们应该从小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支柱。

我们还期待袁隆平的稻下乘凉梦成为现实,真正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

非常感谢你

【篇二】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

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

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

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

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

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

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

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

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

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

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

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

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

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

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

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

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

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

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

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篇三】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

大家好!

不容置疑: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只是近些年的事。在解决祖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上谁的贡献呢?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标准答案:袁隆平。

看了央视记者对他的采访,我为他的两个梦想深深地震撼,感慨着:这才是伟人的梦想,这才是追梦的伟人!

他的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超级水稻个头比高粱还高,稻穗有扫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他这个梦想真够高的——不但水稻长得高、产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饥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饭。他这个梦想也够远的,遥远得像一个特不现实的神话。从1960年7月发现奇异的稻子,采花药进行镜检,反复种植、实验,到1964年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提出三系育种法,从14000多个稻穗中仔细搜索出6株不育株,两年春播、翻秋,仅有四株繁殖了两代。1970年,他翻山越岭跟助手到海南,终于找到“野败”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年育成第一次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的制种技术。其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耐住了多少寂寞的休闲时光,忍受了多少无知无聊者的冷嘲热讽啊!从三系法、二系法到超级杂家水稻、海水稻,再到落实研究成果的“三产四丰”工程,他风里来雨里去百折不回,五十年如一日,累在其中乐在其中。如今,他名满全球,水稻亩产早超一千公斤,个人品牌价值超过千亿,依然不辞劳苦在田间忙碌,追求着水稻高产的“上不封顶”。他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追求高远的梦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学无国界,他的另一个梦想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领导的团队为近80个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技术员,40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杂家水稻700万公顷,普遍增产20%以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等地,因为种植他改良的杂交水稻,亩产从每公顷3吨增加到10.8吨!他还牵挂着吃大米全靠进口的利比里亚,每年花掉两亿美元,国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广杂家水稻,让大家每天打牙祭。

当我深入了解袁隆平的事迹后,再一次瞻仰他的仪容,袁隆平爷爷,瘦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满脸皱纹,慈祥可亲的笑容,一副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然而在这朴素的外表下却有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因为他的科技研究让中国老百姓实现了吃饱饭的梦想!

一粒一饭,当思之不易,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时,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珍惜。

谢谢大家!

【篇四】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

1、袁隆平小时候被妈妈喊昵称“二毛”。上学的时候,老师给袁隆平的评语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2、大约8岁的时候,袁隆平被弟弟袁隆德从船上推下水,卷进漩涡差点没命,幸亏一个船工把他救了起来。他发誓一定要学会游泳,后来他还夺得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果然绝技常常出自求生本能。

3、袁隆平爷爷的夫人叫邓哲,比他小8岁,同行。1953年,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分配到湖南教书,邓哲就是他的学生。俩人是师生恋,从恋爱到结婚不到一个月,闪婚,相当前卫。

4、结婚时袁隆平34岁,邓哲26岁。那天邓哲在打篮球比赛,中场休息时袁隆平把她拉出来,骑着自行车载着她就去领证了。邓哲哥哥说:“有这么急吗?好歹把比赛打完啊。”袁隆平说:“篮球比赛可以明天再打,今天结婚比较重要。”真·霸道总裁本裁。

5、55岁的时候,袁隆平在北京买了礼物托人捎回家,并写信给夫人:“在京给你买了两条裙子和一件汗衫,两黑一深蓝。这是我第一次买裙子,不知什么号码适合你穿,只好买两条供你选择。”跟今天分不清口红色号还偏要给女朋友买口红的直男一样。

6、60岁的时候,袁隆平一家从偏僻的农校搬到长沙的新房。新家安了煤气热水器,每次邓哲洗澡,袁隆平就在外面大喊“邓哲!邓哲!”她被吵得不耐烦:“你喊什么,洗个澡都不消停!”后来才知道,丈夫深恐她煤气中毒,非要听到回应才放心。

7、袁隆平爷爷私下里是个有趣的小老头,多才多艺,除了游泳还爱打球、下棋、唱歌、拉小提琴、跳踢踏舞。也爱打麻将,然而总是输,输了就钻桌子底下。

8、袁隆平爷爷对自己的颜值有着谜一般的认知。12年前他就会玩自黑抛梗,“小时候祖母说我丑……我这个人呢,非常丑陋的。”接着话锋一转,“诶,他们叫我资深帅哥”,十分得意。

9、袁爷爷相当自恋。被问到怎么保养的时候,他神秘莫测地一笑:“这个,心态好。人家喊我呢,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20多岁的肌肉弹性。”

10、2011年12月中国梦盛典,钟南山给袁隆平颁发致敬奖杯。“我叫他隆平大哥,为什么呢?他只比我大几岁,他的身体特别好。

【篇五】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

1、一个人如同一粒尘土,无论怎样飞扬,怎样喧嚣,到末了,还是要落到自家的土地上;

一个丈夫如同一片落叶,无论他怎样张扬,怎样的由绿变红、变黄,到末了,还是要落到自己妻子身边 

这是袁隆平院士曾经写给自己妻子邓哲的一首情诗。

2、据妻子邓哲回忆,当时她很是喜爱和敬佩这位袁老师,袁先生人好,课讲得也好,在当时袁隆平也对这个安静而秀气的女学生颇有一番好感,因此两人就渐渐的走近了。

3、新婚没过多久,袁隆平就兴致勃勃地邀请邓哲去河边游泳。

在临出门前,他还特意的拿了一把小剪刀。邓哲就十分不解,于是就问他,游泳拿把剪刀干什么。

袁隆平就回答说,河里有许多渔民布下的鱼网,如果你在游泳时万一给网上了,我就可以用剪刀能马上剪开帮你脱身呀。

4、袁隆平获奖无数,荣誉无数,但是生活极其简朴,穿48元的T恤衫和35元的格子衬衫,理发都只是剪5元的。

5、袁隆平儿子袁定阳子承父业,靠着自己的努力,已摆脱了父亲的光环,在农业研究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儿媳妇段美娟同样也是该领域内的科研人员,现在她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导师。

6、袁隆平喜欢音乐会拉小提琴,能演奏柴可夫斯基。妻子邓哲会弹钢琴。

妻子生病时,袁隆平不停唱歌给妻子,用爱和音乐唤醒妻子。

7、袁隆平曾说:

爱是一份长久的承诺。爱,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擦一擦汗,洗一次碗,陪爱人逛一次街,都是幸福的,值得回味的。

8、袁老这一生,是被理想照耀的一生。

他说自己有三个任务:一是超高产,二是海水稻,三是第三代杂交水稻。

9、之前有一段采访,他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这是粮食的重要性。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我都亲眼见过。

主持人说,您是不是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他含着热泪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10、袁老曾向外界描述过自己的梦想: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篇六】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平(今北京),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世界科学院院士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中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截止2009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中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7年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出席了有世界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

【篇七】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

你好!大家好!

袁隆平有两个愿望:一是合成超杂交稻;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平的声音,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从成绩和荣誉两个负担中解放出来,超越了名利,对于很多头衔和打工,可以辞职的坚决辞职,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灵缠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仅能提高我国自己解决饮食问题的能力,还能为解决人类还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平将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作为人类谋求幸福的崇高事业。他还被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我喜欢看稻预千重浪,到处都是英雄下夜烟。记者离开三亚基地的时候是4月7日的黄昏,北国还是春天的寒冷,这里袁隆平把记者送到十字路口,说:我梦见杂交水稻的茎像高粱一样高,穗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成,我和助手们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乘凉。满载袁隆平的梦想和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世界优秀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着,名为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上写着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农业科学的成果中打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在引导我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引进杂交水稻,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杂交水稻技术作为战略计划,自90年代以来,特别支持在世界几个生产水稻的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被聘为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的首席顾问,近年来,他每年都在海外指导,多次向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家指导,为这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从1981年到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开设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名科技人员。1998年,越南和印度的栽培面积分别超过10万公顷和20万公顷,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吨到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袁隆平,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以下是第一文档网分享的致敬袁隆平的演讲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八】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

1、“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他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他的初心,便是发展杂交水稻,让所有人吃饱饭,所以,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那么一天。

2、他说,“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3、“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发展杂交水稻,他一直在路上。

4、“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他把人生比作种子,好的人生就好比好的种子,需要各方面健健康康的,才能收货一番成果。

5、“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年轻人朝气蓬勃,敢打敢拼,是我们事业的希望。常和年轻人在一起,我就觉得自己还年轻,也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身边有什么样的人,自己往往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6、“性格决定命运,有一点点关系,不是全部。性格很重要,但是不见得决定命运,命运是由各方面来决定的,还有外界条件,还有时代不同了等等。”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特色,但不见得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7、“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知识是基础,汗水和灵感是前提,机遇是触发点,成功是结果。

8、“对金钱,我是有看法的,要生活、生产,钱是重要的,钱来路要正。第二,钱是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

9、“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知识很重要,但实践出真知。

10、“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自由”;特长:“散漫”,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他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样的生活虽然平凡朴素,但依旧值得期待。



袁隆平的老家在什么地方 袁隆平的老家是哪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抄范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uebo.me/post/180791.html

标签: 心得体会

“袁隆平的老家是什么地方汇编8篇” 的相关文章

[运输消纳是什么意思]运输消纳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甲乙双方就甲方承建的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所有垃圾、渣土的运出、消纳,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同单价,每方 10  元。   二、甲方施工现场的所有垃圾、渣土,由乙方负责用运出场及消纳,  ...

[高中生自我鉴定100字]高中生自我鉴定总结

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样板(五) 紧张有序的高中生活即将与我告别。回想三年里有过多少酸甜苦辣,曾经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应的汇报。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我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政治上,我有坚定正确的立场,热爱祖国,热爱党,认真学习并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要求进步...

护理暑期实践报告范文|护理暑期实践报告

     xxx年的暑假,这是我进入xxx医学院的第一个假期,美丽的医学院,承载着我的梦想——去当一名光荣的白衣战士。生命的意义是由自己定义的,为了给自己医学知识充电,而实践的过程是所有课本不能给予的,短暂的暑期便来到xxx县实习。   ...

自我介绍向老师100字|自我介绍向高人求助

一直以来都有一面死的阴影,现在即将面试农信社,很重视,对于自我介绍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向大家求助,希望能得到指点!谢谢 尊敬的各位面试官早上(下午)好,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今天的面试。我是XX,财务管理专业小本一枚,7月即将毕业于XXX大学。在校期间除了保证学习成绩之外,为了提高专业技能,...

本科应届简历住址|本科应届简历自我评价

【应届生求职简历自我评价(一)】 人是毕业于**学院**专业毕业生,本人性格开朗,待人真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来...

[档案中自我鉴定怎么写]档案中自我鉴定

本人自入学以为,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 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