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6篇】
大学生是指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和专业高等教育还未毕业或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毕业走进社会的一群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6篇】,欢迎品鉴!
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篇1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教育学习活动。我们参观林峰故居革命基地教育基地。瞻仰了革命纪念碑,重温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全身心地融入到了红色文化中,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浅谈我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第一、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文理想信念,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霏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要象林枫等革命先辈那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这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第二、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但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党组织的先进性。
第三,要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今天,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幸福生活,我们要记住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弘扬艰苫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政府干部,更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庆幸遇上了今天好的年代,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政府的日常工作,切实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学习,
身体力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本职,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切实当好人民好公仆,时刻保持在职在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篇2
为了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精神。5月29日,县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组织局机关党支部、产业中心党支部、项目中心党支部、检测中心党支部共计38名党员赴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党史,感悟初心。
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向革命英烈雕像肃立致敬,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深切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观看展板图片、蜡像、实物、影视、景观模型,重温革命历史,感悟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让全体党员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洗礼。
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使全体党员干部接受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发扬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进一步锤炼党性、担当作为,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敢为人先,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篇3
“红色沂蒙”教育,使我充分意识到,“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回顾那段艰难岁月,重温那段历史光辉,我们在思想上收到了震撼,心灵上受到了洗礼,如何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新的思考。回到当前,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支部书记,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以沂蒙精神为动力,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凝聚团队、合力发展的正能量。
短短的3天学习,通过边参观、边听讲、边领会、边思考,深知今天的幸福中国来之不易,深知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和经验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体会到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水乳交融的重要性,只有真心为了人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篇4
五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区局团委组织我们全体团员来湖南韶山,仰望伟人的故居。第一次踏上红色的旅程,感受红色的教育,我突然感觉经历了很多事情,有的瞬间过去了,有的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而且时间越长印象越深。
5月2日韶山,温度逼近30度。在炎热的日子里,我们来到韶山,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苍松翠竹,铜像广场的毛主席铜像肃然起敬。毛主席故居是泥砖瓦的平房,背靠群山,面对清澈的荷塘,是南方常见的普通农家住宅。进入故居,里面的装饰都还在,主席少年生活的痕迹在眼前,横房放置的桌子、长椅、卧室的方形架木床、青布蚊帐、天花板旁边房间陈列的农具、水车、椰子衣服、风车,经过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消失了原来的颜色。导游向我们讲述了伟人年轻时的智慧和风貌,培养了贫困的中国农村生活,伟人勤奋、勇敢、朴素、苦读的秉性。
离开故居,眼前充满绿色,靠山附近的水,环山周围,青松郁郁,翠竹旋转,自然的气息,让我们感受到圣地的灵气和岁月的记忆。斯人去世了,精神永存,抚摸过去,我们衷心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次参观毛主席故居的过程中,我们仰望故居,温暖他老人写的字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深刻感受共产党的伟大,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出生在和平时代,在红旗下成长的人,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承担的责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第一位。
匆匆吃完午饭后,我们赶到三十八里外的花明楼,刘少奇的故乡五个金字闪闪发光。进入大门,宽阔的甬道捡起楼梯,道路两侧的松柏挺拔,亭亭玉立,在平台中央的花坛里,冬天青葱,意味着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神。楼梯一平台一楼梯循环往复,直至最高处,立着刘少奇铜像,铜像高7.1米,造型美观,形象逼真,生动,生动再现了日理万机致力于强国富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辉煌形象。
铜像周围有小广场,周围有雪松、桂树、松柏,绿草盆景,四季春色,庄严幽默,给伟人肃然起敬的感觉。纪念馆位于故居南侧约250米的山坡上,四面山周围,池塘闪耀,亭子飞檐,外观庄严雄伟。纪念馆座北朝南,呈三级展开,为分散自由组、庭院结构,分为序厅和八个展厅,系统展示了刘少奇同志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事迹。
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篇5
为进一步贯彻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不忘初心,记住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使许多党员干部学习历史,以史鉴定现在,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20xx年9月19日,根据院党委统筹工作部署,行政第二党支部组织参观了中国共产党两大会所纪念馆和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掀起了四史学习热潮。
回顾历史,是一种学习途径。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首次公开发布《中国共产党宣言》,首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首次提出统一战线-民主联合战线思想。中国共产党所是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地,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人民判断共产党理念和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渗透历史烟云的党章文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再现了共产党从幼年到成熟的全过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通过参观学习,党员们重温党章的发展历程,对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上海孙中山故居的参观过程更加丰富多彩,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酿造地,该展馆以文物文献、原始陈列等形式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资源。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事迹让党员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为党员们学习四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参观学习有助于党员们将四史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感悟初心,继承使命,保护医院事业,保护人民生命。
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篇6
为了追求革命圣地,重温党的历史,进一步深入推进两学一干的学习教育,最近乌审旗职业中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鄂托克前旗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开展红色革命精神活动。
活动中,党员们相继参观了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王震井纪念园、阳早寒春三侧牧场陈列馆、守望沟战场纪念园。在参观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仔细听讲解员的解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的文物。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张珍贵的陈列物品,无声地诉说着那多事的岁月,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前辈的英雄业绩,让全体党员肃然起敬,陶冶了大家的心,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了继承光荣革命传统的信心。
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激发了精神,更加坚定了政治信仰,进一步提高了党员本身的素质,增强了共产党员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清洁的意识。这次参观学习,为所有党员上了红色教育党课。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扬革命精神,牢牢树立艰苦奋斗、勇敢奋斗、不断进取的工作风格,在教育教育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驱模范作用。
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相关文章:
教育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
审计局廉政党课讲稿廉政教育党课讲稿
抗击疫情教师感想
疫情期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警示教育党课讲稿
教育整顿对照检查材料
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新冠病毒防控健康教育知识
党课讲稿:传承红色精神
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通用 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想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