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情况汇报
疫苗接种情况汇报
20xx年我疾控中心免疫规划工作,在县卫生局和中心领导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工作计划要求,为广大适龄儿童提供了全面、规范的预防接种服务,建立和形成了较高的群体免疫屏障,为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打下了基础,现将上半年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儿童疫苗接种率:
(1)xx年上半年全县新出生儿童6787人,建卡、建证率100%。
(2)儿童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乙肝疫苗接种率99.93%,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97.89%;卡介苗接种率99.79%;脊灰疫苗接种率99.87%;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9.84%;含麻疫苗(麻风、麻疹)接种率99.71%;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9.81%;乙脑疫苗接种率99.75%;甲肝疫苗接种率96.71%。
(3)儿童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9.81%;含麻疫苗(麻疹、麻腮、麻腮风)接种率99.7%;乙脑疫苗接种率99.77%;脊灰疫苗接种率99.71%;a+c流脑疫苗第一针接种率99.62%;a+c流脑疫苗第二针接种率99.75%。
二、疫苗冷链管理工作:
(1)县疾控中心对疫苗冷链管理高度重视,在中心网站上上传了《疫苗冷链管理制度》,要求各乡镇预防接种单位要规范相关温度记录设备、制度齐全,有专人负责、资料齐全。上半年县疾控中心共启动冷链系统运转2次,均使用冷链车或冷藏包将疫苗直接运转到各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冷链运输记录齐全,确保疫苗效价。运转了一次性1ml注射器12万支,自毁型0.5ml注射器10万支。保障了全县各适龄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
三、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xx年1月5日-6日,我县按照上级安排,对xx年1月1日至xx年10月6日出生儿童进行了脊灰疫苗第二轮强化免疫活动。开展全面培训、宣传工作,成立流动服苗组对城区人群聚集区进行了投苗活动,确保活动全面覆盖,全统计应种儿童人,实种儿童人,接种率100%,达到了上级制定的≥95%活动目标。
四、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在xx年1-6月,疾控中心对各乡接种门诊建设、资料管理等工作情况进行了3次督导检查,对检查结果下发了通报,对预防接种门诊提出了整改建议和要求,促进了我乡县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工作。确保我县预防接种服务及时、安全,预防接种资料规范、整齐。
五、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数据录入上传工作
为规范实施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我县金卫信公司合作,对信息化管理工具进行了调试和安装,提高了我县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数据及时录入、上传,上半年共上传针次94992针次。对儿童预防接种实施了条码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预防接种安全。
六、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处置工作
按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我县预防接种门诊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每月进行“0”报告,上半年(1-6月份)应报告168份,实报告168份,报告率100%。
七、重视宣传工作
免疫工作需要全社会参与,需要儿童家长的大力支持,xx年4月25日是我国第26个“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统一安排,开展了为期1周的宣传活动,以宣传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对儿童预防接种意义为主,通过广播、电视、滁州日报、印发宣传材料、专家讲座及各种会议等形式进行宣传,争取全社会广大群众共同关心和支持免疫规划工作。
八、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上半年利用专业培训对全县148名防疫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发放《预防接种资格证》,极大提高了基层防疫人员实际工作能力。
疫苗接种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的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进一步加大预防接种监督执法工作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我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从三大项内容对各个疫苗接种单位进行了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采购二类疫苗情况
自从省级疾病防控机构组织建立了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我区疾控中心对二类疫苗的采购都是严格按照要求在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进行,然后分发到各街道、乡镇。这样的行为很大程度保证二类疫苗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二、分发、接受、储存、运输疫苗情况
在此次检查中了解到,我区疾控中心按照要求统一为各街道、乡镇防疫站分发和运输疫苗,各接种点都能提供疫苗的分发和接受记录本,也能提供相应的疫苗储存、运输全过程的温度检测记录等,各接种点对各类疫苗的购进和分发渠道也都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三、各接种单位疫苗接种情况
在此次专项检查中,我们了解到:
1、各接种点的接种人员都有合格有效的接种资格证;
2、每个接种点接种人员都建立了一类、二类疫苗接种登记记录,详细记录了每个接种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以及监护人的签字和电话;
3、各街道都对二类疫苗价格公示明确,在接种时也会给每一个接种人的监护人发一本接种告知的小册子;
4、由于很多乡镇人口外流,涉及接种二类疫苗的人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所以很多乡镇的接种医生没有对二类疫苗价格作明确公示;对接种疫苗前告知情况也基本是口头告知。
通过这次疫苗专项检查,我区的整体情况是良好的,从疫苗的购进、运输到储存、分发等各环节都严格按照《疫苗流通的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行。只存在一些细微不足:个别接种点的制度不健全,接种记录不完善,二类疫苗价格未公示,个别接种医生素质不高。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加强监督,促使疫苗这项民生工程健康、有序进行。
疫苗接种情况汇报
为加大《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力度, “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动员全社会关注预防接种工作,普及免疫规划知识,营造全社会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使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等特殊人群中出生儿童都能得到同等的免疫预防服务,我县从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加大宣传发动、提高接种率入手,使所有的流动儿童得到了均等的免疫预防服务,现总结如下:
一、预防接种情况:
全镇共有0—6岁镇域外流动儿童22名,其中: 6岁4名;5岁0名;4岁0名;3岁1名;2岁3名; 1岁0名; 0岁14名。建证、建卡率100%;五苗全程接种率100%;扩免新增疫苗接种率100%。乙肝接种15针次,opv1针次,DPT5针次,DT4针次,麻风2针次,麻腮风1针次,A群0针次,A+C群5针次,乙脑7针次,甲肝1针次。共接种41针次,接种率均为100%。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家长预防接种意识淡薄,随意性较强。对免疫规划知识、行为、态度的认识不到位。二是流动儿童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计划外生育儿童居住分散、有很大的隐蔽性。三是特殊人群中出生儿童居无定所、流动性强,漏证、漏卡、漏种现象在所难免。
三、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预防接种意识,争取儿童家长主动参与免疫预防活动。二要进一步加大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定期到镇派出所、村委等有关单位收集居住3各月以上7岁以下流动儿童资料,纳入免疫规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