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心得体会三篇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心得体会篇一
基层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的好坏,关系到社会治理的稳定性,俗语有云“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工作就是一座参天大厦的地基,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XX街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政府驻地东6公里处,总面积64.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67595人,街道内企业众多,村情复杂,做好基层治理是一项重大挑战,也是应该完成的分内工作。对于做好XX辖区的基层治理工作,我街道一直充分利用起基层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村委成员、网格工作人员等,对于各社区、各村的一些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及时介入纠纷处理,充分学习好利用好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完善基层治理,做到各村、各社区环境和谐。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网络化大潮的到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很多事情如果处理不当,经过网络发酵,会迅速变成社会舆论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也影响事情的解决,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面对这种变化,很多领导干部其实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准备,还是老一套的思想,老一套的做法。那么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我们应该转变思想,首先要态度上高度重视,及时认清新形势下新情况,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随时掌握社区干部群众思想状况,统一社区两委班子思想认识,明确政治站位,确保社区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居民群众思想情绪稳定。
同时也要在新形势下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新形势下的一些新工具,双向结合,让传统方法在新工具加持下开出创新的花,更好的服务基层,治理基层。
第一首先要做好制度建设,用制度保证基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同理,将这句话放到基层治理上是十分有指导性的。基层治理工作虽然十分繁杂,但是仍然可以抽丝剥茧,从繁杂中找出一丝规律,通过常态化的制度,保证基层治理的效果,使得基层治理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要制定定期培训制度。通过定期对基层工作者、各社区两位班子成员、各网格员的学法普法培训,调解沟通技巧培训,培养专业、负责的基层工作者;要建立健全现有基层治理各种制度,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反馈到制度完善上来,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流畅再造”。
二是要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是大变革时代基层治理方式与时俱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城市基层党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格局,努力探索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适应地区差异、满足人民需求的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扎实提高治理成效,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克服形式主义、路径依赖。要明晰工作标准,明确任务的标准是什么,完成任务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按照什么顺序做。着力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顺序,简化工作程序,确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是要扎根群众,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越来越好。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是群众,必须扎根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烦恼困难,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积极解决群众问题,在服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只有把根牢牢扎进群众,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找准工作方向,在奋斗中不断发展,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越来越好。城乡治理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因此要加强领导,把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系统谋划,统筹推进,适时进行阶段总结,查缺补漏,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工作新形式,为基层工作开展提供更多的经验做法,不断推进城乡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前线,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身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始终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并一直将其践行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通过这次中心组学习,我对基层治理工作的开展又有了新的认识,我党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管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工作技能,在工作中不止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也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新进的年轻人做好榜样,以身作则,真正的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心得体会篇二
环街区下属鹿湾、马六、权楼、郭庄四个行政村居,是城西有名的渔网、粉条、蔬菜生产专业村,人口多,居住集中,密度大,产业发展迅速,由此带来的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可想而知,也恰恰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街区到村居都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为民服务作用,突出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走访入户,拉近居民群众的距离,为基层社会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基层治理才能长足进步。
一、基层治理工作的认识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习近平同志曾多次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但受长期单向管理模式影响,街区、村居对强化社会基层治理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自身的定位不清,缺乏多元化灵活的工作协调机制。同时,群众参与辖区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许多群众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多,城西四个村居人口众多,亲戚朋友相连,人际关系复杂,利益诉求多样且很难达成共识,所以对本村内的事物的参与意识更加淡薄,无疑在社会基层治理中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工作存在问题及下步措施
矛盾纠纷不易化解。经过经济发展的进缺乏一步加快,涉及诉讼、征地补偿、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增多,各种利益诉求不断涌现,不稳定因素不断产生,导致一些矛盾问题久拖不决。
安全防控压力不断加大。位处城西城乡结合处,人口流动量大,交通路况特殊,农村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留守老人和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加上老人和儿童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有限,极易产生全体性问题。
村居干部队伍建设难度加大。基层社会治理,村居干部是重要一环,现阶段出现老中青村居干部断层,缺乏年轻干部,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
三、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带动基层治理参与度。
1、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和党性观念。各支部开展全体党员培训、党员民主生活会和民主测评并要求邀请部分居民小组长参会,提升群众参与党内生活的积极性。
2、培养和发展新党员。党总支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认真做好培养、发展、纳新工作,增强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
3、开展基本活动,彰显党组织活力和凝聚力。建立了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依托,以街区党员干部为主体、四个村居网格为平台,各村居干部及协理员积极参与带动面向全体居民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来。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心得体会篇三
综治培训心得体会为期三天的全国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培训已经结束,此次培训期间,中央综治办、中央综治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各地、市从事综治工作的领导和同志分别从各自工作角度对综治工作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各地成功经验,使我们很受启发,受益匪浅。上午,我们专门召开了治安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讨论会,对柏城综治工作进行了座谈。与会人员纷纷进行了发言,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现谈一下此次培训的体会及今后综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基层综治办协调作用的发挥问题综治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综治办作为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承诺着保护一方平安的坚实重任。如何能发挥各部门积极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圆满完成各种具体工作任务,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正如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长孟建柱所讲:“在工作中要树立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理念。”建议县综治委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综治委成员单位在综治工作中应当发挥的职能作用,提高综治成员单位参与综治工作的积极性。其次,综治办是党委、政府的一个内设机构,不是一个事业单位,所出台的相关文件方案应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综治办作用如何提高、如何加强问题也需要认真思考。我们认为:一是要提高综治工作中心办公水平,加强软硬件建设,使综治办有能力承载大量的工作任务;二是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培训和交流,特别是名乡镇之间的交流,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三是上级加强对各部门对综治工作参与及发挥作用情况的督查。四是进一步明确和夯实综治工作属地化管理的职能。
二、社会管理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在此次培训中,各位领导普遍认为:凡属发生重大事件或违法犯罪行为,往往是对一些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疏于管控所致。因此,我们认为在工作中要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人的防范和掌握,做到情况清、底子明。建议综治委制定下发相关文件,把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的管控列入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间有些工作是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的职能性工作,必需夯实其责任,也便于基层开展工作。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人防、物防、技防”必须全面推进,主要是投入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抓关键,创亮点。明年,我办事处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真正落实治安巡防大队及和居委治安巡防中队建设,加强规范化管理。选择经济适用的防盗设施进行全面推广。此次培训中,北京市政法委副书记、首都综治办主任李万钧所讲的实行治安防控一二三级防控预警的模式也可在全县综治战线摸索实施。
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此次培训中,中央领导着重指出:明年重点工作之一是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当前在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还存在职责不清、排查不细、台帐不详的突出问题。个别乡镇将此项工作列入信访办工作范围,没有深入彻底排查,只是上报一些信访事项作为排查结果,范围较小,没有把涉及经济社会各方的矛盾纠纷排查出来。另外,在具体的排查调处程序上,没有一个完整的文书链条,建议综治办制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相关文书,对此项工作进一步规范,文书可涉及排查表、登记表、呈报表,批办交办单等详细情况。对矛盾纠纷要一事一卷,一事一个详细的情况介绍,目前使用的排查表,只能记录一大概情况,不易使上级直观的了解详细情况,不易进行集中统计、归纳、整理。再之,对矛盾纠纷还应划分稳控级别,明确稳控方式。
四、综治档案管理问题综治档案历来是各级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培训典型发言中也介绍了以综治平安档案管理促平安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触动很大。目前部分乡镇档案只是停留在对上级文件的传达上,具体怎么落实、怎么干的情况很少体现出来,档案没有细化,缺少延伸。综治档案不是仅仅的方案、领导小组、会议记录、简报等内容,要有一定的实际使用价值,要突出针对性、长效性。与其我们走马观花,浮在面上、临时抱佛脚的整理出一些方案、记录,不如伏下身子,有重点、有计划的进行一些长效性的档案材料建设。
明年,我们将把辖区所有的重点区域、重点人从档案上显示出来,分类建立台帐。在重点区域上,例如:辖区出租房屋登记、流动及暂住人口登记,技防设施登记、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场所登记,娱乐场所登记,突出治安问题登记,网吧登记,通信电力电缆设施登记,废品收购点登记,人员集中地登记等。在重点工作对象上,例如:刑释解教人员,邪教人员,闲散人员,劣迹青少年,吸毒人员,非正常上访人员,涉法涉诉当事人,精神病及智障人员,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等。只有这样才能对基层治安情况和不稳定因素一目了然。
以上记录具有一定的长效性,如有变化,可略作改动和补充,也便于历年综治档案的充实完善,不致于一年推倒从来一次。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实行电脑化管理,逐步提升水平。
五、督查检查问题综治办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督查,应当作为综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综治办不是具体的办事机构,而是协调督促指导机构。因此,我街道明年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每季度对各居委、各单位检查一次,针对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根据检查结束下发通报,兑现奖惩,不断提高基层做好综治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
以上是我们参加全国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培训的几点体会,总之,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综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进一步明确了综治工作的重点,学到了做好综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触动很大,感受颇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按照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的安排部署,着力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着力在排查化解、维护稳定上下功夫,着力在落实综治措施、强化督查上下功夫,努力使柏城综治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