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手抄报内容
党史手抄报内容
红船精神
1921年7月23日晚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7月30日晚,代表们正在开会时,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包围和搜查会场。由于活动已受到监视,会议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代表们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党史手抄报内容
庆祝建党节意义
一个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政党,她的生日的庆祝是她赢得人民衷心爱戴的证明。党的领导人发表的节日贺词总要对党的未来加以展望。虽不同于烛前的许愿,但却是一个政党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标志。
是总结过去、计划未来的节点,从中汲取激发自身努力进取的动力。而一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的政党,在节日氛围中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更多的也是对党的未来的理性思考,及时思考应对时代呼唤,增强自身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新方略。
党史手抄报内容
建党人物——林伯渠
他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1960年林伯渠先生去世。
林伯渠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作出过许多贡献,特别是在革命统一战线、政权建设和财政经济方面,尤为显著。
林伯渠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主张与孙中山合作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重要的组织者之一。1935年瓦窑堡会议之后,他就积极拥护中共中央再次争取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抗日战争开始时,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他曾随周恩来等同志一起同国民党中央进行谈判。他在任中共驻陕代表和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时,同汪精卫等投降派和蒋介石等顽固派进行过许多斗争,广泛地团结了各界的抗日人士,为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1944年,他作为中共中央代表,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代表中国共产党首先在国民党参政会上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林伯渠同志为筹备召开新政协、组建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同各界民主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商谈,做了大量的工作。直到他晚年,还怀念在台湾与海外的许多旧友,期望能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