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章程增加党建内容
幼儿园章程增加党建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同时,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的重大课题。党建工作内容形式多样,在党建工作中融入意识形态工作,能够助推意识形态工作,而开展好意识形态工作也能促进党建工作。目前,基层发展日新月异,在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下基层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齐抓共管,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本人从事党建工作多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深度融合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推进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署推进不同步。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很好地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建工作统筹协调、通盘考虑,仍有“各弹各曲、各唱各调”的现象,“一盘棋”下得不活;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不够,“两张皮”解决不好;少数党务干部觉得意识形态工作是“虚活”工作,落实中有“讲空话”“出虚招”等现象,“具体化”落得不实。二是运作机制不协同。主要表现在对上级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不够,措施定的不细不实,运作机制理的不顺不畅,两项工作没有很好地做到同向发力、实现同频共振;少数基层党组织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中,“重领导干部、轻普通党员”“重党内活动、轻群众工作”的“两重两轻”现象还比较普遍。三是管理体制不合力。“党管意识形态”的思想认识得到了强化,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合拍”“不合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职责分的不清、管理体制理的不顺,工作中存在“踢皮球”的现象,各部门职能和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形成工作合力。四是考核考评不兼容。意识形态工作有专项考核,对确保工作责任落实落地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但实际运用中发现,与党建工作的考核考评还有不兼容的问题。两项考核、两类指标,既增加了基层的负担和压力,也难以充分体现和准确评估两项工作互促共赢的成效。
二、加强学校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全面提升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水平
一是在安排部署上相容。要坚持“三个统筹”,即坚持统筹研究。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建工作同步思考、同步研究、同步筹划,做到年初专题研究、每季度分析研判、重要工作及时研究;坚持统筹部署。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党的工作会议,进行集中部署;坚持统筹推进。要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摆上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推进。要把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纳入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学习,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调研、督导内容,查找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教训,找准对策措施。
二是在推进内容上相容。两项工作必须实打实干,同向发力。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共同任务。坚持真学笃行,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共同追求。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共同导向。坚持知行合一、“长”“常”并举,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党员干部日常生活,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要把服务中心工作作为共同责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扎实做好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三是在运作机制上相容。要完善运作机制,确保两项工作协调运转。信息要共享。健全党(工)委会定期听取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汇报、研讨机制,定期研究重大舆情、重点情况、重要社情民意,有针对性地拿出对策措施。载体要共用。党建工作常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座谈研讨、学习培训、走访参观、红色教育、评比竞赛等方法载体,常设的党建活动室、历史荣誉室、支部阅览室、文化长廊等党建阵地,常用的“学习强国”、党建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手机工作群等网络平台,均可用于意识形态工作。要开启“党建+”模式,将特色党建活动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方式,做到互促共进。阵地要共建。要各类阵地的“建、管、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平台基础。
四是在管理体制上相容。要形成同心协力、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责任区分要合理。党(工)委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一把手”要担起第一责任,分管领导要负起直接责任,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要配齐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的干部队伍,保障干部队伍培训、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等资金投入,创新基层人才引进、录用、流动和激励机制,选优配强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专干,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履职能力。
五是在考核考评上相容。把两项工作的考核考评融起来,一同推进,减轻基层负担,提高考核效率。将两工作一同纳入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目标考核,纳入年度述职,形成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的态势。通过党的工作会议、创优评比、调研督导等时机,定期通报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做法、研判重大问题,推动两项工作同心同向、同频共振。通过调研座谈、述职汇报、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检查考核,明确奖惩制度,对履责不力的单位和干部要严肃问责,出现重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幼儿园章程增加党建内容
一、教师队伍理论学习工作
1.学习强国:党员注册率和活跃度达双100%,每天一公布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3.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4.《中国制度面对面》
5.党的十九大知识及党员应知应会
考核要点:学习计划、学习照片、学习笔记
二、意识形态及校园文化阵地
1.校园网络阵地:校园app、校园网站、校园公众号等,加强文字审核和风险防范
2.思政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红色文化进校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等
3.风险防范:宗教信仰、论坛等文化活动报备制度;特殊学生关爱;师德师风问题等
工作要点: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风险点排查;每季度研讨会和分析研判;高度政治敏感性、及时掌握各项动态、完善台账资料。
三、党组织建设及党员教育管理
1、每月主题党日:以党员为主的活动,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吸引力。例红色演讲、知识竞答、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红色教育基地、上党课、廉政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共建志愿服务活动等。
2、20号党员活动日:每月19日在系统创建活动;每月20日开展活动,提醒党员签到、交纳党费;及时记录《支部活动记录簿》。
3、党员管理及培养发展:理论学习、党性锤炼、言论发表、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发展工作,发展过程及时录入党员E家系统。
4、党内关爱:政治生日、困难慰问、优秀表彰、七一等节日慰问、红色基地教育等,及时关心、及时慰问。
5、党组织换届:按照换届时间、换届程序做好党组织换届工作,换届书面材料报党建办审核。
6、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党组织/党员如何在“美好校园”建设、疫情防控、关爱资助未成年人、校园安全、教师队伍建设、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凝聚作用/先锋模范作用
包括以下方面:
(1)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党组织和党员在其中的作用
(2)党员名师工作室:体现青蓝结对、培养“双先锋
(3)文化品牌活动:红色演出、红色演讲、党员示范课、传统文化节日、主题党日、公益活动等党建共建活动、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童心向党、先进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等
(4)党员先锋培育:业务能力方面、未成年人关爱方面、教师情怀方面有较为优秀事迹,加强宣传
(5)阵地建设:党员活动室、心理咨询师、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红色图书角、党建宣传栏、党员形象墙
四、党风廉政及师德师风建设
工作要求
1、做好深度融合工作:党建引领,避免“两张皮。
2、严格落实规定工作:学习强国、党员活动日、阵地建设、意识形态台账;每天、每月、每季度,部署的规定动作按照时间严格落实。
3、挖掘打造亮点工作:有1-2个亮点工作,加强总结宣传。
4、防范化解底线工作:宗教信仰、网络舆论、师德师风等。
5、强化总结宣传工作:一是公众号宣传,好的活动及时宣传;二是党建简报,每月25日前报送一条党建信息(图片+文字)。
幼儿园章程增加党建内容
一是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党内活动方式传统,缺少创新意识和手段,主要还以三会一课、理论学习、听讲座的形式开展党内活动,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效果也不理想,导致党建工作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进而导致一些党内活动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
二是压力传导不到位。每年制定了详尽的党建工作计划、党建工作三级清单、党建重点任务提醒,下发了很多文件传达了中央省市重要精神,但是对基层党组织抓党建的督促指导不经常、不到位,工作任务和压力传导不深,导致存在“上热下冷”情况,致使基层支部抓党建的责任意识不强,有种得过且过的思想。
三是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没有很好的将各支部党建日常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党员发挥作用情况与干部选拔任用、个人年度评先评优、个人年度考核、申报各类先进等有效结合起来,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党务干部的政治待遇不凸显,党员干好干差一个样,激励性不够,号召力不强。另一方面,党建与业务工作结合度不高,没很好的把党建融入部门业务工作中,或者不知道怎样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没有发挥好党建的推动作用,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四是党建工作保障不力。机关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落实不足。一方面因缺少足够的党建活动经费,造成无法大胆的组织各支部定期开展党内活动,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专职党务干部不足,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同时,组织党务干部参加培训很少,导致部分党务干部缺乏必要的党务知识,对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党务工作难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