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服务中心制度三篇
党群服务中心制度篇一
一、范围
1、本规范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心文化建设的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政务服务中心及各分中心。
二、政务服务文化理念
以先进的文化,引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树立“便民利企”的服务理念,营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氛围,打造优质的政务服务品牌。
三、政务服务文化目标
1、由制度管理窗口向文化凝聚窗口的转变,增强窗口工作人员中心为家的归属感、窗口工作的荣誉感、践行宗旨的责任感;
2、构建“高效型、服务型、学习型、和谐型”政务服务文化新格局;
3、提升全体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提升中心形象。
四、政务服务文化内容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理想信念文化;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建团结和谐文化;
3、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创建廉政文化;
4、坚持统一、规范、文明服务,创建规范文化;
5、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创新文化建设载体。
五、政务服务文化形式
1、推崇亲切服务
①坚持以人为本,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人性化服务,便民、利民、为民;
②坚持审批有序、服务无限,狠抓公共文化环境建设;
③推出标准化文明用语、服务忌语、规范导语,实施服务环境美化工程、窗口环境优化工程、办公设施文化工程;
④在宣传栏、窗口公示服务指南、工作流程,并通过LED电子屏等形式滚动播放;
⑤设置便民服务区,配备纸、笔、眼镜等便民用品;
2、创优政务服务
①坚持把提高审批效率、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政务服务文化的核心,依法精简环节,建设高绩效政务服务中心;
②开展联合审批和重点项目绿色通道;
③开展“政务服务阳光行”活动,即进企业、入农村、到社区把政务服务送到家门口;
3、弘扬诚信政务
①开展诚信教育,树立审批为民、效率优先、服务至上、发展为重的理念;
②落实岗位责任制、AB岗位工作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查实下岗制等制度;
③开展政务服务承诺制和政务公开制;
④实行“一条龙”服务制、“一站式”审批制;
⑤最大限度减少事项办理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结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原则。
4、打造廉政队伍
①加强干部队伍廉政教育,将廉政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②落实一岗双责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大力建设“阳光政务”;
③规范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
④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和电子监控系统;
⑤健全群众满意度评价制度,设立意见箱和满意度评价器;
⑥组织社会评价,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监督。
5、推树创先争优
①树立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
②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倡导“一份真诚、十分努力、百分满意”的服务理念;
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
党群服务中心制度篇二
2020年以来,党群服务中心在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社区的支持下,秉承“党建引领,社工服务,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工作理念,紧扣郑州市和金水区的发展规划和要求,认真落实党群工作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整合社会资源,围绕政务、文体、便民三大类服务,做好辖区党员群体、老年群体、青少年群体、妇女群体等多元化、精准化民生服务,打造基层党建活动阵地,助力金水区高品质、现代化城区建设为总体工作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绩
自中心运营截至11月25日,党群共建立6个微信居民群,接待服务居民154233人次,开展活动11279场次,日接待量最高达600余人次。开展“初心加油站”党建活动116场,“志愿新村”志愿活动168场,“人人主题汇”特色活动82场,“公益学堂”活动10158场,“便民零距离”日常文化活动738场,“311空巢老人帮扶”开展了11期,服务空巢老人538户;爱心时间银行储户10473人;益惠卡商户已合作余家;爱心课堂已经开了28期,服务累计12600人次。预计2020年全年接待服务居民160000余人次,总开展活动12000场次。开展“初心加油站”党建活动120余场,“志愿新村”志愿活动180余场,“人人主题汇”特色活动90余场,“公益学堂”活动11000余场,“便民零距离”日常文化活动780余场。
根据办事处统一安排,党群服务中心相继参与了疫情防控、老旧小区改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等重点工作,承接了“轻骑兵”文艺志愿服务下基层、“志愿新村”志愿服务、各类传统节日活动等相关工作。展现了新村居民“人人争做绿城使者”的乐于奉献精神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风尚。
二、工作创新亮点
(一)进一步优化运营思路,构建南阳新村党群服务中心“8315”服务体系。即打造八大服务平台(党建活动服务平台、志愿服务平台、生活便民服务平台、科普教育服务平台、困难求住服务平台、社会组织孵化服务平台、文化教育服务平台、体育健身服务平台),依托三支队伍(党员老妈妈服务队、绿城社工服务站、社工组织),探索一种可持续运营模式(党员骨干、志愿者自治管理+服务与社会第三方机构委托管理+服务),实施五类项目(初心加油站、公益学堂、便民零距离、人人主题汇、志愿新村),通过创新完善运营思路,明确服务涵盖群体,精准设定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开展各类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开展特色党建项目“四史五行”。围绕“四史”知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主要功能室作用发挥,通过学、读、讲、演、奏五种形式,寓教于乐,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学习领悟“四史”,达到新时代强初心、牢使命的目的。
(三)围绕办事处“志愿新村”战略,集合志愿者队伍参与中心管理和服务,发挥志愿者优势,激发居民服务热情,努力创造志愿服务全覆盖的良好社会氛围。成立了一支“红色管家”志愿者服务队,参与楼层功能室管理和服务;开展“寻找雷锋侠”志愿服务项目,招募8名青年志愿者作为公益课老师,开设公益课程,为居民服务;结合“益惠卡”志愿者激励项目,不断完善建立志愿者奖励机制、,为志愿者提供福利,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其中。
三、工作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党建活动开展缺乏创新性。现阶段党群服务中心在开展党建活动时,虽然在数量上有所保证,但是在创新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具有党员流动性大、对党建活动形式要求多样等新特点,这就要求党群服务中心在组织开展党建活动时要有创新性。
二是服务群众形式单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的需求愈加多样,社区居民已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要求,而在文化娱乐、身体健康、心理关怀、家庭教育等方面出现了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原来形式比较单一的社区服务形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居民越来越多的发展性需求。
四、意见建议
(一)希望区委相关部门能够组织关于党群服务中心运营和开展服务的学习讲座,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就党群服务中心定位、服务开展、作用发挥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以更好的知道各个党群服务中心的具体工作。
(二)希望区委、区政府能够加大对街道党群服务和养老服务在政策、人、财、物等多方面的支持。
党群服务中心制度篇三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践行工会服务职工宗旨,现就推行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制定如下制度:
一、推行职工服务中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多层次需求,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平台,推行民主管理,厂务公开,维护职工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形成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服务功能
职工服务站提供了三大平台,实行一站式服务。
(一)困难帮扶救助平台
主要包括:困难职工生活帮扶、大病救助、意外灾害救助、助学帮扶、结对帮扶、技能培训等。
主要职责:对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按规定进行救助、对残疾职工进行结对帮扶。
(二)权益维护平台
主要包括:监督信箱、监督电话、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处、来信等。
主要职责:职工可就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劳动保险、职工福利、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与职工利益相关事宜通过电话、书面形式进行咨询,如需帮助的,可由公司聘请的律师进行解答。发生劳动争议的,工会组织职工代表与企业进行协调解决。
在门卫办公室北墙上设立监督信箱,并开通电子邮箱xxxxxxxxxx职工可通过无记名书面形式将意见/建议放到信箱中,工会相关负责人每月开信箱收集一次信息。设立监督电话3458930,可将意见/建议随时反馈。
(三)人文关怀服务平台
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婚恋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等。
主要职责:由工会宣传委、组织委、女职工委牵头,为来访职工提供心理咨询、安抚等方面的服务;为未婚职工牵线搭桥,提供约会(见面)服务;负责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职工书屋的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