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共建实施方案
结对共建实施方案
甲方:
乙方: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和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精神,加强和改进“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双方协商,特签订如下共建协议:
第一条:甲乙双方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密切配合,互帮互助互动,遵循自愿平等、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原则开展共建活动,共同提升城乡文明创建水平,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化的和谐格局。
第二条:在经济发展共促、思想道德共教、文体活动共办、优美环境共创和文明新风共抓的基础上,甲方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⒈三月份:赠送一百册以上农村实用性图书;
⒉五月份:安排体育、音乐和美术教师进入社区,指导开展合唱、篮球、书法等活动,帮助社区居民提高艺术修养,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锻炼强健体魄;
⒊七月份:帮助社区开展暑期免费特长培训活动,以校内优秀师资协助社区开展暑期学生作文培训、艺术特长培养、篮球训练等多项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⒋十二月份:资助一批贫困学子和农户。
同时,甲方根据自身优势和乙方实际,给予乙方力所能及的支持。
第三条:乙方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⒈积极帮助甲方开展调研工作;
⒉在甲方业务或作风建设方面,收集群众反映,供甲方借鉴吸收;
⒊甲方需要场地、人力支援的,乙方给予积极支持。
第四条: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甲乙双方成立主要负责同志参与的共建结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名负责人,负责日常联系和信息交流工作。半年召开一次共建座谈会,共同研讨提高创建水平的途径和手段,增进交流,提高共建水平。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有”:即有一份共建协议,有一项共建计划,有一套共建制度,有一批共建项目,有一笔保障经费。
第五条:本协议有效期为一年,一年后再行续签。
第六条:本协议一式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共建双方各存一份。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签订日期:
结对共建实施方案
XX村是XX大学对口扶贫单位,该村已于2018年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为巩固学校扶贫成果,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XX大学法学院党委决定与XX县XX村总支联合开展以“结对共建,形成合力,奋力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系列共建活动,为确保共建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有效实施各项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法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着力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建设的领导,着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想观念。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确保乡村振兴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做到乡村振兴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过程群众参与、效果群众评判、成果群众共享,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坚持法治与自治、德治相结合。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促进法治与自治、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XX村自然环境、经济状况、人口结构、风土人情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振兴建设活动,勇于探索,注重工作实效。
三、工作目标
农村基层组织依法办事水平明显提高,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性明显增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乡风文明不断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四、活动项目、实施单位及参与对象
(一)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及其他相关法律的学习宣传
1、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
和主动性。
(实施单位:法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参与对象:XX村民)
2、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深入开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实施单位:法理宪法学教工党支部,参与对象:XX村村民。)
3、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准确把握民法典的精神实质。
(实施单位:民商法教工党支部,参与对象:XX村村民)
4、加强法治培训与党内法规的学习教育。
通过加强法治培训与党内法规学习,既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基层事务、应对风险、防范和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也提醒“两委”班子成员注意防范民生领域的“微腐败”。
(实施单位:2020级法律硕士纪检党支部,参与对象:XX村全体党员。)
(二)普法进校园
5、在小学生中举办以“学习运用法律为成长护航”为主题的校园普法教育。
6、每年暑假组织XX小学毕业班学生来XX大学游学,参观华声法育基地。
(实施单位:XXX说法,参与对象:XX小学学生。)
(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与法律援助
7、通过定期驻村“坐诊”、不定期“巡诊”、微信群等形式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实施单位:2020级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参与对象XX村民)
8、加强涉农法律援助工作根据村民实际需要,将与村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专项活动。
(实施单位:2020级法学硕士党支部,参与对象:XX村民)
(四)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9、通过建设阅览室、文化墙、人民调解室、宣传橱窗、横幅、标语等方式,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让群众学法“看得见”。
10、通过建立法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广泛开展调研、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实施单位:法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参与对象:村“两委”班子成员及XX村民)
五、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法学院党委和XX村总支要高度重视结对共建共创活动,根据《XX大学法学院党委与XX村总支结对共建总体方案》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定期听取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根据各项活动内容,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定目标、定措施、定人员、定职责、定节点。
2、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实施单位要根据《XX大学法学院党委与XX村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基本情况,对各自负责的活动项目及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法学院党委和xx总支备案。
3、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工作考核。学院党委将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活动进展情况,对领导不重视,人员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支部要督促整改,通报批评,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扎实推进。
4、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各参与单位要成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宣传报道结对共建活动,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营造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浓厚氛围。要大胆探索创新,注意发现和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注意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分阶段有序推进,把结对共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结对共建实施方案
甲方:
乙方:
为了全面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各党组织自身优势,以促进自治区交通建设发展为根本任务,构建“资源共享、党建共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经国土资源厅规划与调控处党支部与交通运输厅规划处党支部协商,决定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一、共建目标
按照“基层组织共建、信息资源共享、科学发展共赢”的目标任务,坚持围绕科学规划用地,保障自治区重点交通项目依法依规用地这一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定期就项目用地等有关问题进行对接,进一步加强对自治区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服务能力,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改进组织生活、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构造双方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组织领导
双方各自成立结对共建协调小组,确定专人负责结对共建工作。国土资源厅规划与调控处党支部由周泓书记任组长,由张建平具体负责,交通运输厅规划处党支部由书记任组长,由具体负责。
三、共建内容
1、从20xx年4月份开始,共建双方进行初次接触座谈,介绍各自支部情况,党组织之间开展“手拉手”、党员之间开展“面对面”活动。
2、结合建党纪念日、党员教育培训、党员体验式教学活动等,共同开展支部活动,组织双方党员共同学习、共同活动,使党员在互动交流中增强党性修养,切实履行职责。
3、双方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指导对方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双方每年组织人员开展2次以上调研活动,讲党课不少于2次,组织党员参加对方组织的活动,并提出意见、建议,为开展实践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场所。
4、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时,邀请交通运输厅对重点交通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会审;国家、自治区重点交通项目规划立项时,邀请国土资源厅对项目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会审。
5、结合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服务和扶贫攻坚等工作,对贫困县结对帮扶,积极为帮扶对象提供相关支持和服务。
6、结对到道路、桥梁等施工现场和道路设计院等,了解工程进展和道路桥梁设计流程,学习道路桥梁规划与建设相关知识,为更好地服务交通建设打下基础。
7、双方在“七一”和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共同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党员群众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四、共建形式
共建活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定期活动每半年不得少于1次,不定期活动由双方相互协商确定,一般一年不少于2次。重点围绕“六个一”开展共建:共同推进一项道路建设项目,共同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共同上一次党课,共同组织一次生活会,共同进行一次民情民意访谈,共同帮扶一次困难党员。
五、相关制度
1、联系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结对共建联系会议,共同协商解决共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工作。
2、定期交流制度。双方按照共建内容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学习观摩、组织活动。
3、信息上报制度。双方按照共建内容,将共建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上报上级党委。
4、活动登记制度。双方分别结合各自实际,协商共建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做到每次活动有主题、有签名、有记录。
六、其他事项
1、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一份,双方上级党委存查一份。
2、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补充。
3、本协议经双方党组织书记签字后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