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干部先进事迹材料3篇
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xx镇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有13名党员3名支部委员。每五年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和支部书记。党支部在抓好“老年人”这块陈地,促进老年人心身健康,起着先锋,模范作用。
一、定期组织学习,明形势知任务与时俱进
为了加强党员和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党报,党刊,或传达党委,政府目前中心工作任务。也结合学习老年健身知识。党支部订有“江西日报”、“xx日报”、“中国老年报”、“康乐寿”、“老友”等报刊杂志。
在组织学习中,支部党员积极带头参加。有些老党员虽然年龄大、身体差,但党性强,只要能走动,那怕是拄着拐杖也坚持参加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组织老年人的有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老年人的心身健康,体现了党对老年人的关爱,增强了社会的和谐。党支部在组织关爱老年人的活动中,有门球、柔力球、乒乓球、健身操、腰鼓、秧歌、小演唱、麻将、扑克,有活动室,有阅览室,有电视室。有不定期的书画展,板报刊等。
老干部党支部组织的这些活动,使老年人老有所乐,乐此不疲。陶冶了老年人的情操,促进了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党员带头参加,互教互学,使老年人都愿意参加也乐于参加。走进活动室看看书报、电视、下棋、打麻将,又唱又跳,快乐无比。使老年人感觉到走进活动室如走进了明媚的春天。
三、深入群众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在庆祝建党xx周年时,党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艺晚会。歌颂党、歌颂伟大的祖国。在晚会上有三十多人的大合唱。放声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革命歌曲。表演了柔力球、腰鼓、秧歌、健身操、小演唱。当时观看的群众,挤满了镇政府的礼堂。这样的歌声,这样的演唱,还走进社区。每到一个地方不仅老年人爱听、爱看,连中青少年都跟着观看。群众反映说:“党的政策真正好,老年人都蹦蹦跳跳转年少”。
四、为党和政府的工作添砖加瓦
镇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修建山峰、xx两座大桥,解决千百年来过渡难的问题。建桥还缺资金,党支部召开支部会号召党员带头捐款,党员以实际行动带动所在居委会、村、组群众捐款,并向群众演讲建桥的重大意义和建桥中存在的困难。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勇跃捐款。
xx镇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现在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促和谐奔小康做出新贡献而努力。
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安排,县委办公室工作员张德福同志于20xx年x月x日起进驻XX乡XX村委会。在县委办的领导下、XX乡政府的支持下,张德福同志积极协助村支两委班子,围绕“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四帮四促”为工作主题,认真理清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
一、深入了解村情,理清驻村工作思路
该同志能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地去适应从机关到基层的环境转变,克服在生活、工作中的许多不适应和困难,做到人到心到,在思想感情、行动上与群众打成一片。逐户对群众进行走访,在走访过程中,广泛深入了解当地的村情民意,特别是了解当地的自然情况、生产发展情况、村务情况、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惠民政策,动员群众自力更生发家致富。
二、围绕中心开展工作,为群众办实事
1、在红土组、黄土组、绵竹组、新华组四个组,村民原先的饮用水习惯是到水源点用桶担水回家饮用。因没有保水蓄水的设施,造成水资源极大的浪费,经常无水可用。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张德福同志到这几个组查看水源点情况,发现修建小水窖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村民饮水困难的办法。挨家挨户走访,统计愿意修建小水窖的农户。到水利局协商,为这四个组争取到39口小水窖建设项目,每口小水窖补助3000元。小水窖修建成后,畜满水,基本可以解决一家人一年的饮水问题。
同时积极组织村组干部寻找新的水源,在离红土组两公里的一个山凹里找到一个新的水源点。动员村民投资投劳,打井修水池,目前水池已建成使用。
2、积极走访市场,摸清农资供应情况,做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保障工作;联系有关部门技术员奔赴春耕生产一线,采取进村入户进行咨询宣传,通过发放资料、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鉴别假农资常识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在周家组,村民种植的一百多亩魔芋因干旱难以发芽、出苗。该同志同种植户一道,从麻布河用车运水救急;还深入绵竹组、兰蛇坡等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了农作物受灾情况,带领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用工作治病。那么乐观、坚毅,用生命工作。忘记了自己的不幸,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与大爱在与死神赛跑,通过慈善把自己的生命延续到另一个群体上去。笑着说:能活一天,就快乐一天,过上有意义的一天。只要我心在动。
见到正在家养病的民政局分管慈善工作的拄着双拐,区政府家属院三楼一个狭小套间里。双脚不能落地负力,坐在客厅的一张小床上接受了采访。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女人,却在与死神赛跑,用她坚毅与辛勤开拓着云溪的慈善事业。
XX年就参加了工作,今年XX岁的一个副科级干部。XX年调入民政局,先后从事过优抚、募捐、婚姻登记、社救、残联、慈善等工作。年冬,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第一次慈善工作大会,连续一个星期加班加点赶材料,天天都是深夜才休息。不料,下半身突感身体不适,鲜血把棉裤都染透了但她没有声张,坚持把会开完以后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是宫颈癌中晚期了去长沙湘雅治疗,又检查出心脏病、高血压,不能做手术,只能采取保守治疗。
家里只待了一个月,局领导让她休息。就坚持要求工作,并挑起了区民政局慈善工作的重担。当时,XX区的慈善事业刚刚起步,慈善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带着一个退休老人和一个年轻妹子小田开始了慈善行动,天天在外奔跑,找单位,找个人,募集慈善款项,救助特困孤儿和大病患者。说:尽管我得了这种病,但我还是幸运的有工作,能报销大部分费用,比农村人要好得多。见不得那些苦的人,不幸的人。云溪光去年下半年就有需要救助的癌症患者200多人,需要社会的帮助。
一家家登门拜访,绝大部分慈善资金是需要主动上门募集的全身心地投入、无怨无悔地付出。一个个解释说服,一笔笔善款入账,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天天一元捐”慈善事业的主打品牌,发扬铁脚板精神,拖烂了鞋跟子,磨破了嘴皮子,顶酷暑、冒严寒、走百家、落千户,登门动员次数最多的高达10多趟。
找一个副局长募集“一元捐”时,有一次。该副局长大发脾气,出言十分粗鲁。但她总是微笑着,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还某局的一个小车司机把她开出的票据都当场撕烂了这种委屈和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默默捡起撕烂的票据,依然执着地再做工作。
找人家募捐,同事小田说:周姐是一个特别执着的人。有时要爬十几层楼,身体有病,常常才上到两三层楼就衣服都拧得出虚汗了只好爬一两层就歇息一会,然后再爬。要她楼下等,不同意,怕我年轻说不出口受不得委屈,而她搞过多年民政,不怕热脸挨冷脸。年,全区57家区直单位、31家驻区单位中,共募集了特困家庭大病医疗慈善救助基金45.245万元。慈善天天一元捐”全区98个单位2137人在职工作人员中募集了78.07万元。无不凝聚着她汗水与心血。慈心为人、善举济世”爱心可以改变命运。文桥镇汾水村赵家组的赵琼在中南大学就读,每年的学费、生活费7200元一直由慈善总会承担。云溪乡胜利村徐家组的大病患者徐建国和长岭街道办事处四化村患有白血病的代枫,分别得到慈善总会4万元的大病救助援助。年直接受慈善救助的群众达150余人。现在全区18周岁以下、患有恶性肿瘤、白血病、血友病、先天性心脏病、尿毒症、脑瘫等重大疾病患者,慈善总会都建立了电子信息台账。
医院又检查出了右腿膝盖骨质增生,去年月。可她一直在外面跑,天天靠着一双脚走路、爬楼,全区98个单位和2137名“天天慈善一元捐”对象,哪怕就只接触一次、登门一次,累计都有上千公里的距离。说她坚持上班,从不早退迟到只有在去长沙湘雅医院复查时才请假。终于,脚走肿了用同事小田的话说“手指按下去,就是一个深深的坑,半天恢复不了原状。今年月日在市二医院开刀手术,腿上打了两个眼,挖掉了多余的骨头,但她医院只住了半个月就回来。小田说:住院的时候,都天天打电话给我问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