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的表现
工作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的表现
为深入推动我县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根据《中共礼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意见》的要求,我们于2009年3月30日至4月1日,对全县宣传文化意识形态的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方式,首先是组织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其次是深入乡村实地走访和察看。我们经过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对意见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当前,农村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认识不到位,工作难落实。在部分农村,一些领导干部对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优势缺乏必要的认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二是干群学习少,干群关系松。一些村组长期不召开会议,不组织农民学习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近而使农民群众对党的农村政策产生疑虑和不正确的看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淡薄,对公益事业发展消极,封建迷信、赌博活动泛滥。而个别干部以权谋私、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农民群众的感情,致使干群关系紧张。三是队伍力量弱,阵地建设差,大大地制约了农村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一些农村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不能满足群众了解政策、知晓政策的愿望,也不能满足群众渴求信息、脱贫致富的愿望以及喜闻乐见的文化需求。五是宣传力较弱,缺乏时代性。手机、互联网等新兴传播手段的突起,对我们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式、手段提出了更高更求,传统的宣传方式、方法、手段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新形势下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主要的对策建议有:
一是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才能坚持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当前,面对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观念的侵袭和西方敌对势力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宣传文化意识形态战线的同志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做到警钟长鸣,坚决有效地抵御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威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是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要把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农村)当作“全党的大事”、“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列入基层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狠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是一个突出问题。务工经商外来人员大量涌入,个体、私营投资企业大量涌现、各种现代传媒(网络、多媒体的崛起)手段迅速发展,都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难题。面对新形势,我们感到,狠抓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不能沿袭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工作程式,应当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入室入户,“入脑入心”。党政机关要突出抓好党的宗旨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激励干部廉政勤政,做人民的好公仆;国(私)有企业要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农村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努力改善干群关系,切实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学校要着力抓好理想信念(德育)和社会责任教育,提高教师和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思想政治工作重在落实,贵在坚持。
三是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坚持用事实说话,引导人们逐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落实扶贫帮困送温暖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关系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实施就业与再就业工程,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做好工作的主动权。
四是必须健全队伍,抓好阵地建设。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采取“稳定专职、发展兼职、壮大业余,鼓励义务”的办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理顺从乡镇到村、组的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网络,要充分挖掘农村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复转军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潜力。
五是要增加投入,加强农村的宣传文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对乡村宣传文化场所的建设,要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增强其“造血”功能,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把广大农村群众吸引到宣传文化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来。在手段上,要增强大众传媒在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现代化传播手段的作用;加强网络宣传,在方式方法上要适应农民和农村的实际需要,讲究层次性、针对性,说真话、办实事。
六是认真做好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切实做好舆情信息上报工作。要充分发挥基层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人员社会接触面广、信息来源渠道多等优势,特别是要重视加强舆情信息收集、上报工作。乡镇宣传干部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的舆情信息,对涉及稳定的要及时上报,协助有关部门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内部,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把引发矛盾的因素降到最小。
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是一篇大文章,还有许多有待破解的课题。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努力开创宣传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局面。
工作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的表现
通过学习为民宗旨牢不牢,服务意识强不强,百姓情怀深不深,主动担当有没有,创新工作能不能及相关精神。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作以下发言。
一、个人体会及认识
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领悟新思想,我深刻的感受到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站位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性。认识到认真学习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工作再创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切实全面提高遵旨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新思想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的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增强自身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再创新步伐。
二、针对自身工作查找问题
(一)为民宗旨牢不牢理论。一是学习学得不透,对于理论学习,虽然能按社区组织的要求学习,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忙于家庭家务事,理论学习抓得不够紧,实际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较少。二是联系群众不够,思想上宗旨意识不强。由于在思想改造上有所放松,认为自己在作风上好于他人,所以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淡化了,没有真正树立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公仆意识,在思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谈化,关心群众疾苦不够,面对面与群众交心比较少。三是在社保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只求按规章办事,主动性差,与支委及其它党员的沟通交流还有待于加强。
(二)服务群众意识强不强。一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践行党的宗旨同自己的工作和言行紧密联系起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做到一切为了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把群众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关心群众冷暖,热情地对待群众。二是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不断向群众学习,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共产党员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忠于人民群众,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牢固。
(三)坚持为民的情怀不够深。总存在得群众不是自己,是他人的不积极思想。时代在变,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政治力量,共产党人作为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领路人,就应始终如一坚守为民情怀。 坚守为民情怀,就是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最可贵之处就是纯洁,最打动人的是那颗“初心”,最让人难忘的就是那份执念,时刻不忘记我们来时的路,是人民将我们选择,也是人民将我们壮大,更是人民将我们高高托起。
(四)创新工作不够。对系统其他部门的政策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工作无创新思路,按部就班。把握形势、了解大局不深不透,理论联系实际和融汇贯通不够,致使学用有脱节现象。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整改措施
根据查出来的问题,对自己今后的思想、作风有了更加明确的努力方向。一是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才能保证政治上清醒、坚定。要通过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习近平系列讲话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社保工作实际,敢于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克服自满思想,不满足于现状,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社保工作。
工作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的表现
近期我单位开展提升干部作风、激励担当作为自查自纠活动,取得一定成效,报告如下:
一、问题不足
一是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个人思想上总是认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工作现状和取得成绩,感到自我满足,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认为就是再努力也不会有更大的进步,
工作上也不会有更大的突破,工作热情不高,总是满足于完成既定工作和任务;有些工作限于被动落实,上级工作安排没有内化为自觉行动,特别在执法工作中,在一线问题和工作上思前虑后,畏首畏尾,怕伤和气,没有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导致工作不敢担当,得过且过,避重就轻。
二是贪图安逸,吃苦意识不强。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淡薄,滋长了享乐思想,导致工作上有了惰性,工作上不思进取,追求安逸了,受了点苦,受了点累就有情绪,艰苦工作干得少了,吃苦耐劳的作风下降了,工作不大胆负责,没有一抓到底的决心,工作不认真较真。对违反政策打擦边球的行为,没有坚决制止,也没有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认为只要点到了就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三是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强。对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有时会习惯性的按传统思想考虑,凭喜好、兴趣、特长来选择性的考虑工作方式方法。有时急躁冒进,问题抓的不实,分析不细、问题谈的多,整改措施和方法谈的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四是流于形式,较真意识不强。在检查工作时,指导基层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思路和办法还不太多,在日常工作中存在重布置、轻检查现象,没有达到预期果。面对相对稳定的工作,思想上有不同程度的松懈麻木,工作作风不实,到现场检查调研少;深入基层检查少;流于表面形式多,解决实际问题少;肯定成绩多,分析问题少。
二、努力方向和改进猎施
在下步工作中,
我将严格按照建局党委要求,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力戒“不担当不作为”的相关讲话精神,自觉抵制“不担当不作为”倾向,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能力素质。
通过持之以恒学习理论,提高自身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更加
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道德观,在抓工作、抓落实上下工夫,做到工作标准要严、自我要求要高。
二是培育吃苦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与职工交流,掌握群众思想实情和工作动态,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对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及时给予解决帮助,真心实意服务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
三是敢于担当负责,认真履行职责。综合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和深层次根源,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把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迎难而上,
坚持爱岗敬业,勇于开拓进取,克服精神懈怠和封闭保守思想、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为基层解忧解难。
四是深入反观对照,提升自身修养。时时刻刻做到自查、自警、自省、自励,加强道德修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怀,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坚决抵制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