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2021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一、20xx年度民主生活会分析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教师的教风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教师教风与过去相比出现滑坡现象,要求学校拿出有效办法。
(二)学生学风存在的问题,由于生源水平不高,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学习风气不正,要求学校加大力度整改。
(三)学生思想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和学业障碍问题面广,对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加强教师专业发展。
(四)部分学校管理比较松散,制度执行与落实不到位,特别是教职工的劳动纪律的管理需要加强。
(五)关心教职工工作和生活不够。
(六)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学校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急待提升。
(七)学校住宿生管理存在漏洞,学生在校安全需要得到有效保障。
(八)部分学校办学环境比较差,需要学校领导班子努力改善。
(九)学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深化规范管理,不断强化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约束力。
二、具体整改落实情况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和业务技能。要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认识,提升学校发展的大局观,达成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目标,同时组织教职工进行学校目标大讨论活动。
(二)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师德素养以此带动全体教师师德提升。大力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和道德课堂活动,教师的教风有了明显转变。
(三)针对学生学风不正,学业障碍问题,思想品德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认为是综合性问题,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才能解决好学生的学业障碍问题。针对学生实际,实施适合学生教育和教学的方式,让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业现状。
(四)进一步修改与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点加强教师工作纪律和考勤考核工作,提升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工作纪律意识,强化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的力度。
(五)学校班子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和内心意愿,重点就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予以关注,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实施骨干教师带徒授导举措,加强学科组建设工作,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六)重点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学校食堂饭菜有了较大的提升。
(七)强化学校住宿生的管理,加大学生教育力度,重点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和安全住宿的教育,落实住宿生各项管理制度,消除学生住宿环境安全隐患,明确班主任和宿管人员管理职责,学生住宿环境得以改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八)实行中心校班子挂钩学校制,经常深入学校、深入教研组、深入班级、深入教师、深入学生,指导各学科的理论学习、队伍建设和教学教研活动。定期不定期检查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及时帮助学校发现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在不断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毛病还有很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要破除“与己无关”无所作为的思想,牢固树立公仆意识、职责意识,要敬业爱岗,尽职尽责,立足本职岗位。为推动遮放镇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1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一、20xx年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出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决策机制不够完善。
2、能力作风不太适应,工作指导不够科学。
3、综合治理不够有力,制度措施有待加强。
4、基层基础不够扎实,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1、抓调查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按照分工负责,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组织情况分析,根据征集到的意见建议,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开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排查整治社会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管控社会高危人群和重点人员、促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简称“三排查一促进”)调研。
2、抓先行先试,创新工作机制。制订出台一系列文件,探索建立了维稳责任考核机制、多元调解衔接机制、季度维稳考核机制、“四率”测评机制、治安等级预警机制、帮扶平安建设机制、平安创建考评机制等七大具有特色的政法综治工作新机制,树立了政法综治工作的新品牌,推动了政法综治工作的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保持了政法工作和综治工作的良好形势、趋势、态势、气势,受到了镇综治办充分肯定。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平安建设参与意识、治安防范意识和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3、抓综合治理,保障社会稳定。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居(社区)治安巡防和义务联防相结合的多级联动防控网络,强化农村村庄巡控等措施。
4、队伍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认真抓好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能力和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对涉及全村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坚持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形成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和相互团结的好风气。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班子成员自觉把自己置于党纪、政纪、法纪的监督之下,置于领导、同志、群众监督之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培训机会、拓展培训方式。
2021度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从腐败现象的历史规律来看,不难发现,很多问题即使纠正了也会出现反弹,尚未解决完毕就能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变异”,有的甚至因纠治环境稍微松一松,就立马呈现出扩大化严重化的趋势,稍微紧一紧就立即从地上转为地下,不可谓不是“打不死的小强”。因此,突出常态化,持续保持高压执纪监督态势,不仅符合问题规律、契合发展需要,更能强化监督问效、形成强大震慑,不断净化政治环境、提高执政效益、凝聚官心民心。
刚刚召开的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决定,今年将对辽宁、安徽、山东、湖南等4个省进行“回头看”,就是常态执纪监督的具体落实,无疑在新年伊始打出了又一记反腐重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也回应了民众的期盼,就是中央巡视尤其要带头摒弃一阵风的做法,常态化开展,经常性“回头”,从而让腐败“癌细胞”难以扩散、不断减少。
此次中央巡视“回头看”向社会宣示了反腐走上常态化路子,当然,执纪监督如果让常态化与随机化并行,执纪监督的威慑可能会更大、影响更广、效果更好。假如,提前透露下一步要重点巡视的单位和地方,便可能会弱化执纪效果,也可能会出现执纪监督“定点高压”态势,有的单位和地方压力大,有的单位和地方压力小;或者让被预告的地方和单位有时间提前“打扮”好自己,而难以巡视出“真面孔”,等等。
所以,巡视监察工作在推动常态化的同时,也要注重随机化。不是说今年定了巡视这些单位和地方,其他单位和地方就可以高枕无忧,甚至伺机钻营贪腐空子了;也不是说今年巡视过了,咬紧牙关“挺”过去了,明年就可以松一口气,回归“低压常态”了;更不是说可以等自己做足准备、粉饰完毕来专门等着迎接巡视了。相反,巡视监察随机化,就是要做到不预设方向、不公布对象、不轮流“坐庄”,谁都有被“光顾”可能、年年都有被查的几率,根本无法去推测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谁,从而真正的让执纪监督的高压分布到每个单位和地方,让哪个单位和地方都不敢有松一口气的想法,来推动时刻准备迎接巡视成为新常态。如此,巡视监察的“回头看”“回马枪”,便会让反腐倡廉、廉洁自律真正落到实处和“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