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心得体会大学生
党史教育心得体会大学生
本次全体党员用近四个小时的时间学习了周-书记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上的讲话,讲话内容涉及的面非常广泛,于我亦有很深刻的启发。
讲话的主题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诞生的,它是对经济社会研究之后得出来的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可以概括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作为一名党员,首先就要做到,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真正实践马克思主义。
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达不到我们的目的的,我们还必须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理论与实际不能结合是有很大危害的。1949年至1976年间,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探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启示。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后,凡是党的决策正确或比较正确的时候,都是全党注重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的时候。但是,并不是说只要提倡或进行调查就能真正了解国情,就能获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重要的可能已不是要不要调查研究,而是能不能科学有效地调查研究,能不能面对现实,能不能把主观上的良好愿望落到实处。
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许多现代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的、深层次的问题也以超常规的速度出现在我们面前。与30年前相比,今天的国情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面临着“世所罕见”的挑战。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许多迫切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已经终结了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面对挑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反复探索的漫长过程。从不成熟到成熟,成熟后遇到新问题又不成熟,又要继续创造性探索。所以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不单单是看懂它,要思考,要总结,要结合我们的社会实际。
大学是人才的发源地,大学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我们大学生肩负着把班接好,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重任。正如周书记提到,在大学里我们要培养三种能力:哲学思维能力、语言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我们现在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党史教育心得体会大学生
从党史学习中凝练担当。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意识,就必须明白人民对于我们党的重要性。学习党史,就是为了解读党民齐心的奥秘。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历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毛主席曾说过,人民的支持是的妙计,在革命道路上,正是拥有了人民群众铜墙铁壁般的爱戴与拥护,党才能披荆斩棘、无往而不胜,赢得革命的胜利。通过党史学习,我们应当牢记,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应从革命先辈们坚实有力的手中接过“人民幸福”这一接力棒,从他们奋斗不息的身影中感悟爱党爱民的真谛,用实际行动去守护好这真正的“江山”。
从党史学习中传承精神。历史是的老师。学习党史,是为了在脑海里构建最完整的党的形象,在心里凝练最纯粹的党员本我。在这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国家发展一日千里,历久弥坚的依旧是中国共产党人砥砺顽强、忘我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从党史中,我们得以重现革命发展道路上的艰难与辉煌,感受英雄先辈们的无畏与热血……这一切,是所有共产党人践行革命的精神范本。我们应从党史中磨砺提升自我,在历史长河中寻觅勇气与理想,赓续先辈们的红色精神血脉,凝练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创造过辉煌的他们来一场跨时空的灵魂交流,在不变的道路上并肩前行,以一致的步调,以同样坚定的信心去诠释党员价值,去实现乡村振兴,去创造美好未来。
学习党史,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去。前路虽未知,但身后不断续写的坚实印迹始终是我们出征时的底气。
党史教育心得体会大学生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以史为鉴"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多么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有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养分,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1年3月17日,何积英副教授就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入党誓词的演变,为我们民社院的同学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何老师将入党誓词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虽经历百年变化,但入党誓词文字简洁、主题鲜明。内涵有党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等核心内容,形成了聚焦目标、贯穿中心主线、遵循严格要求、彰显党性教育的内在理路,体现着百年发展“质守”与“微变”的内在理路。
纵观百年来入党誓词的内容变化,“共产主义”永恒不变,是质守的目标。党早期的入党誓词强调党的中心任务“阶级斗争”,这实际上是以“努力革命”的任务形式表述出了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内涵的斗争目标,因为阶级斗争作为一种手段,在于急迫完成短期的革命目标,而长远的目标则在于从根本上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根据现有查证到的文献来看,“共产主义”一词进入入党誓词是1936年,比如,熊向晖入党时就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1982年入党誓词制度化中也有同一表述,这体现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目标,强化了“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最纯的政治灵魂、的精神支柱的理论涵义和实践要求。
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入党誓词,对于生活在新时期的每一位大学生而言,重温入党誓词,重习党史党章,不仅是思想上的洗礼,更是对我们牢记使命,不忘职责的鞭策。
岁月如逝,历史中的那一幕幕犹如昨天,在党的领导和带领下,亿万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建设了新中国,华夏大地涣然一新,特别是在过去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里,我们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战胜了新冠疫情的肆虐,打赢了脱贫攻坚战,靠的是广大百姓,更靠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的领导,更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党带领我们从过去走到今天,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美丽富饶,我们的生命已经和党,和国家息息相通,不管在何时都要: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更需要努力学习,积极进步,通过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努力,为党旗增光添彩,让党旗永远飘扬,让党的形象永远闪亮!
最后我想用何老师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牢记历史,我们才能实现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才能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高歌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