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总结汇报材料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总结汇报材料
尊敬的党组织: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我们的生活不愁吃穿,无忧无虑。可与此同时,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
漫步校园,在阳光灿烂的大白天,教室里灯火通明;在水池边,水龙头哗哗地流着眼泪,无人理睬;新鲜的水果只咬了一口,就像孙猴子吃蟠桃似的扔了;午餐后,那白白的米饭和新鲜的菜肴,被无情地倒入桶中。这一幕幕,谁看了会不心痛呢?
我在杂志上看到一封来自非洲小孩的信,信中写到:“饥饿吞噬着我的生命,我瘦弱的躯体变得佝偻,就像个老头。我是靠着数自己的骨头来度过一天又一天的。我仅有的一点感觉,就是饥饿穿过骨头的那种疼。就连在烤人的太阳底下,我还是觉得冷。唉,老天爷呀,我们为什么要受这样的折磨?我饿啊,我饿……”。其实,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像这位非洲小孩一样,生命被饥饿威胁着。号称“金元帝国”的美国也有二千万人处于半饥饿状态。我国也还有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粮食不足,经济欠发达。我们怎么忍心如此浪费呢!
再说,“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据权威调查显示。全球可供饮用的淡水资源仅占0.1%,近年来,由于污染浪费严重,淡水资源越来越少,世界上将近10亿人与洁净水无缘,科学家预言本世纪会爆发深刻的水危机。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爱惜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让我们为了人类,为了国家,也为了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反对浪费,厉行节约。
汇报人: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总结汇报材料
敬爱的党支部: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分12章、65条,其中,第二章至第八章,就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公务活动进行规范;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对宣传教育、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保障性措施作出规定。《条例》对于从源头上遏制消极腐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是党政机关做好节约工作、防止浪费行为的总依据和总遵循。党内法规中的条例,通常是指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的全面规定。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是反“四风”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的重要标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历来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相关方面的制度建设也一直在探索、推进。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继出台一些规定。中央“八项规定”中明确指出,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明确提出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今年8月和9月,中央纪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9月,《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公布11项禁令,狠刹奢侈会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反对“四风”,提出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着力改进会风文风,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和楼堂馆所建设。10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既是对过去反浪费成果和经验的制度化总结,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的有力呼应,是一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综合性、基础性的党内法规。
《条例》抓住了当前群众反映最多最强烈的问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的重要成果。10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近年来,一些党政机关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条例》回应了公众的这一关切,集中于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比如,年底突击花钱、超标准公务接待、公款旅游、超标配备公车、建豪华办公楼等,群众意见最集中,引发的干群矛盾也最激烈。对此,《条例》分别作出规定,目的就是要通过刚性的制度规定、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使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得到切实遏制。因此,《条例》不仅仅建立了一套党内法规,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对于规范公务行为、改进工作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的规定更加细致、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向性和操作性。《条例》立足于解决问题,针对性强、措施具体,是《条例》的最大亮点。尤其是《条例》中针对经费管理中的漏洞,以及存在于国内差旅、出国(境)、会议活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领域的浪费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清晰、明确的控制措施。比如,《条例》规定,优化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等资产的配置和使用。对产生的非涉密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废旧物品进行集中回收处理,促进循环利用。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比如,在“监督检查”中,《条例》规定,各级党委和政府应针对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检查、暗访等专项活动。下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每年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本地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党委和政府所属部门、单位应当每年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报告本部门、本单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报告可结合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工作报告一并进行。这些规定,非常细致入微,不给任何想钻空子、想打擦边球的人以机会,从制度上扎紧了奢侈浪费的“篱笆”,为反浪费提供了系统化、精细化的制度约束。
汇报人: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总结汇报材料
节俭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必需;节俭是持家之本;节俭是安邦定国的法宝;勤劳节俭有利于防止腐败;节俭能降低社会生产成本。节俭更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有教养的体现,也是我们每一个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如果一个社会奢靡之风蔓延,无论物质上如何发达,也难免会造成巨大的浪费,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使社会风气败坏。如果奢侈豪华、骄奢淫逸成为一种“时尚”,那就是一种悲哀了。
成由勤俭败由奢。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岗位差异,都必须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广大党员干部更是要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不放纵自己,做群众身边的好党员。
不少党员涉及工作问题比较严谨,但在个人生活上却对自己格外宽容。这既是两面派作风,又可能会因自身某些不当言行而使得民众对党的印象大打折扣。因此,既然主动自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要有一定的心理觉悟和行为规范,在生活中同样严厉。而具体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动上,则有许多行为都需要我们去推广,比如:
节约用水,不浪费每一滴水资源,如淘米水可以洗碗;节约粮食,能吃多少买多少、炒多少,尽量食用新鲜的食物,以免造成不新鲜食材的浪费;家中能用的电器或其他物件,没有安全隐患不需要换新的可以不买新的;若是空调、冰箱等物件不得不买新的或换购的话,就可以购买节省电、对空气污染少些的;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不适用塑料袋等,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