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文案 > 正文内容

写给老想辞职去旅行的你

抄范文2年前 (2023-09-20)励志文案86

  写给老想辞职去旅行的你

  文/赵星

  周末在犀牛会做关于旅行的分享,关于台湾旅行,抑或别的地方,我并不是旅行达人,因此甚为苦恼。我不愿给大家再去讲关于台湾的风景和美食,也不愿意讲旅行的意义了,很多话说了太多遍之后,会让人陷入一种极端的误区,以为这就是该有的生活,但是好像不是这样。

  第一个演讲的姑娘讲述了自己辞职去旅行的故事,讲了很多内心的纠结,以及因为偶尔的经济困难造成的困窘。姑娘还小,估计89左右,工作一年半攒了3W,独自旅行精神可嘉,但是在那些尼泊尔、泰国等国家笑脸照片的背后,我突然想起我上一个公司的老板跟我在前段时间的简短对话:

  老板:最近怎么样?
  我:不怎么好,我又想去旅行了,不想上班。
  老板:能afford么?
  我:你说钱么?
  老板:我说的不是钱,我是说你一次次出去,终究每次要回来,你如何处理一次次的与现实再次融合。

  我很突然地想起了这段对话,在那个姑娘讲故事的时候,然后我瞬间改掉了预想好的讲话内容,换成了这段话的思考。

  在目前这个人人苦逼,压力巨大的时代,每个年轻人都自命不凡,都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不该苦逼地坐在小格子间里填破表,做没完没了的PPT。要做,那也必须是高额的加班费,无限制的打车费,一年20天的带薪年假,外加各种诱人的诱惑才能体现出自己牛逼哄哄的价值。如若不然,便觉得生活是黯然苦逼的,没有希望的,自己的光芒是不被发现的。

  于是,每当有人环游世界,或是出去个半年一年,还能幸运的红极一时的,便觉得自己也该拥有那样的生活。媒体的越来越多的极端宣传,比如人活着就是要看看这个大世界,不去旅行你会觉得世界就是你眼前的这个样子等。这些话都没有错,但是到了还没有经历过历练,没有一点点事业和成就的小年轻人身上,便滋生了蛊惑的味道。

  今年5月去台湾签售回来,我换了更好的工作,所有人都觉得我太幸福了,要什么有什么,但是我发现,在过去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有办法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或者说我没办法把眼前每天的苦逼与旅行在外的各种豁达、自由、无拘无束串联在一起。收放自如,能屈能伸这样的话对我显然失去了作用。

  开始我以为是工作本身的原因,可是仔细想想,目前的工作比起以前轻松很多,环境也更加自由开放,这都是我以前想要的,但是到手之后我为什么会变得不快乐?现在我突然明白,是我没有afford起旅行的自由与现实的束缚,并且一意孤行地认为现实也应该是自由的,且我的价值就应该是旅行时展现的那样。

  于是,我一次次动了再出发的念头。于是,四个月里,我去了四川、贵州和云南,每次离公司出走一周,但是每次回来并不觉得这些旅行缓解了什么,反而是更加加重了些什么。看起来,我依然没能平衡这一切。

  旅行,实在是一个容易让人心智涣散的方法,跟散瞳孔似的,十分钟散出去,收回来可就久了。所谓的旅行的意义,看看世界的意义,真的有那么大么?

  Afford的似乎并不只是这些,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工作前5年的年轻人,afford的还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说起职业生涯,似乎是个很俗套的词汇,很多新新人类唾弃之,觉得自己玩回来一样可以继续工作,于是有一个词gap year备受推崇。每次我想到这个词,我总会有些紧张,大概是我身在一个朝夕变化太快的行业里,且有很强的紧迫感。

  对于间隔年,我想说其实我更喜欢“间隔月”的方法,因为一来没什么大刺激让你用年来调整;二来对于工作五年以内的人来讲,一年不断花钱还没收入,不用一年,三个月你就慌了;三来对于职业生涯来讲,过长的断层会让身心不在状态,对行业的人脉关系与业界动态发生严重断层与陌生感。

  这背后有一个隐秘但很犀利的逻辑在于:工作开始时候月薪平均是税后3k左右,好不容易历练了一两年可以升职加薪一点点了,但是你离开了整整一年,或者三个月,市场会让你之前的努力几乎归零。当你再次回来的时候,好的话能加1000块钱,坏的只能找一个3K的工作继续做。攒了半年不吃不喝一万八,一出门机票签证先干掉六千。

  如此循环,你的旅行永远是穷游,这没关系。问题是你是否有梦想带上养育你二十多年的父母也来一趟旅行?但是你舍得让他们也跟你去1美金的旅馆,还是吵吵闹闹的青年旅舍六人间?Oh,no!再远一点,如果有一天父母有什么愿望,你是否有多余的人民币,来做一个哪怕小小的支援?

  我记得以前我看到小S围脖的一句话,大约是她从哪里奢华的带着全家人旅行回来,她说:“我每天很努力地工作,所以我值得拥有这样美好又温馨的旅行!”这句话对我感触很深。

  前几天的百度大人大讲堂上,有一个人叫郭怡广,196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自幼酷爱音乐,曾学习钢琴、大提琴和小提琴,16岁开始练习吉它。1989年,他和丁武、张炬一起组建了后来轰动中国摇滚乐坛的唐朝乐队,2010年6月21日出任百度国际媒体公关总监。他说了一句话“人应该有一个vocation(事业),更要有一个advocation(爱好),最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两者的区别!”

  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人生。不是非A即B的极端,也不是放弃A奔向B的逃避。有一天,我们都要回来。你并没有甩掉这个让你不满意的世界,而是这个世界甩掉了喜欢逃避的你。

  至于日复一日那些苦逼的生活,我想引用周杰伦的稻香来做个结尾: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

  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们是不是该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抄范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uebo.me/post/122941.html

“写给老想辞职去旅行的你” 的相关文章

比管理时间更重要的是管理注意力

  比管理时间更重要的是管理注意力   文/李尚龙   01   我最近遇到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有位同学每天学习十个小时,另一个同学每天只学习三个小时,后者比前者考试的分数高。   有位女生每天在健身房锻炼两个小时,另一位女生每天只锻炼四十分钟,三个月后,后者锻炼出了马甲线。   一位刚毕业...

成功靠奋斗,奋斗靠坚持

  成功靠奋斗,奋斗靠坚持   文/圣地   成功,就是战胜那些企图阻碍我们幸福而又快乐地活着的种种艰难险阻和倒行逆施。   从来就没有什么一帆风顺的人生和一蹴而就的事业。生活的目的,全然在于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为的是使我们能在困难重重的人生中,得以畅快地呼吸,舒心地...

人生必看的十大经典励志电影

  人生必看的十大经典励志电影   1、《肖申克的救赎》很喜欢安迪放MOZART的《费加罗的婚礼》那段,圣洁高亢的女高音穿云裂帛久被牢牢禁锢的人们呆住了。他们可能不知这是什么音乐,可是对美的感觉,对自由的渴望,每个人都是一样。人们抬头望着碧蓝无垠的天空,美好的情愫随美妙的音韵四处飘荡,镜头缓缓升起...

你也能成为“巨人”

  你也能成为“巨人”    文/段奇清    大概每一个人在孩提时,都做过巨人的梦。    儿时的一天,晚饭后,我缠着父亲讲故事。“爸爸,讲巨人。”我说。爸爸和我坐在门前的小河边,爸爸的声音便像那河水温柔而低沉。    “从前,一年的端阳节,有一个小男孩让父亲带着去看龙舟竞赛。来到村前的小河边,只...

偷咖啡的孩子

  偷咖啡的孩子   文/郭克秀   1961年的那个冬天,对他来说很寒冷,当卡车司机的父亲出了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从此要拄着拐杖走路。这就意味着父亲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每天的餐桌上,都是母亲捡来的菜叶和打折处理的咖啡,餐餐都难以下咽。   失去工作的父亲,一同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

死神也怕咬紧牙关的人

  死神也怕咬紧牙关的人   两个探险者迷失在茫茫的大戈壁滩上,他们因长时间缺水,嘴唇裂开了一道道的血口,如果继续下去,两个人只能活活渴死!一个年长一些的探险者从同伴手中拿过空水壶,郑重地说:“我去找水,你在这里等着我吧!”接着,他又从行囊中拿出一只手枪递给同伴说:“这里有6颗子弹,每隔一个时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