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论文 > 初中作文 > 正文内容

800字七年级记叙文范文

抄范文2年前 (2023-06-17)初中作文80

  《陶吧》由作文网七年级记叙文频道为您提供,希望对您写作有所帮助!

  “下节课带你们去别处活动!”班主任神秘的告诉我们。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了立即就炸开了锅,“咦?会不会去种树?”、“也有可能去观察植物。”、“说不定是去上实验课呢?”各种各样的猜想从同学们的口中说出。

  下课了,老师领着我们在走廊排队,同学们的心情激动不已。随后带领我们来到了劳技教室,教室内有几张长木桌,上面摆着圆转盘、圆规、木板等工具,“哦,原来是要做陶器!”同学们兴奋极了,有点甚至开心的跳了起来。

  清脆的上课铃声敲响了,同学们都找了一个位子坐了下来。这时,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给每人发了一些泥,随后他花了十多分钟的时间给我们演示了,如何用泥做好笔筒、花瓶、杯子和小亭子之类的小制作的工艺。

  “陶器制作现在开始!”老师的话音还未落,有些同学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起来。只听“砰、砰”,有的同学正拿着木拍子敲击着他的那一块泥,有的同学心灵手巧,想好思路后马上开动起来,不一会儿作品就已经经成型了,还有的则挠头抓耳,东张西望,不知该从何做起。

  看着有些人做地如此认真,我也开动起来。我想了想该做什么:亭子?花瓶?杯子?每一样都不好做,我犹豫了一会,最终选择做杯子。

  首先,我先拿了泥放在木板上,把它拍成了“饼”,然后在“饼”上用圆形规在上面画了一个扇形,并将扇形小心翼翼地卷了起来,形成了杯身。做好杯身后我便开始做杯子的底部,做杯底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杯底务必和杯身的底相同大小,否则就会一边凸出来,一边又会凹进去,那样不但难看,还会不成型!在做杯底的过程中,我割了好几个圆形泥片,经过了几次修改才做好。最后我又搓了一根短的泥条,将其捏成变月形,黏在了杯身,成为杯把,一个杯子就做好了,此时的我已是满头大汗。再一看,其他同学也几乎都做好了,他们做的各种各样,有的是小动物,有的是植物,有点则捏了一个小泥人,老师看了看同学们的作品,经过他的一番点评后,觉得我的杯子是全班做工最精美的,还要拿去烘烤呢,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次的“陶吧”活动真是有趣,我希望以后还有这个充满乐趣的活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抄范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uebo.me/post/108314.html

“800字七年级记叙文范文” 的相关文章

初一作文素材:关于月亮的诗句

  从黑暗中掏出月亮,如果你心情好的话,不妨也掏出几个零星的星星。掏出它们的藏身之处的黑暗,把它们杂乱的线条和轮廓进行理顺,但是很不幸的是我缕成了一些看不见的美。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月黑雁飞高,...

中考作文素材:写景的诗句

  贺知章《咏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初一作文素材:徐志摩幸福名言名句

  想象着,累了一天的他,回到他们的小家,看着女人张罗的热腾腾的饭菜,傻乎乎的乐着!谢谢你的爱。   细读徐志摩的诗,那一丝丝的情思就会在你胸膛里随处荡漾,不知你最爱他的哪一句诗,如果你苦于寻求他的名句无果,不妨来这细细享受一下当年徐诗人的缠绵情意。   1、如果时间不可以令你忘记那些不该...

作文素材:20个经典外国典故

  在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国外的典故,如果你对国外的历史、文化、神话故事不了解的话,就可能看不懂对方想表达的意思,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洋典故”,由出国留学网小编特别整理,仅供参考。建议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优秀作文素材:20个经典外国典故   1.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

半命题作文《积攒__》写作指导及范文

  积攒的意思是一点一点地聚集。出国留学网作文频道小编整理了半命题作文《积攒__》写作指导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能帮你提高作文成绩。   一、作文题目   题目:积攒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要有真情实感,④ 600字以上。      二、写作指导   这次测试作...

初中作文指导:如何结尾

  初中作文指导:如何结尾,由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为您准备,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