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论文 > 初中作文 > 正文内容

雨的诉说作文100字

抄范文2年前 (2023-09-05)初中作文82

  我,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雨。我从天空飘落,伴着我快乐的心情,大地呈现出欢乐的笑语。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看作文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新单元作文《雨的诉说作文100字》。如果想要更多关于单元作文,请继续关注我们出国留学网的作文栏目。

  篇一:雨的诉说作文100字

  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雨。

  雨是在傍晚时开始下的,不大,但是很细,很密。透过街上行驶车辆的车灯中,我看见雨像一张网,无声无息、无休无止地编织着,织成了一张黑漆漆、阴沉沉的天幕。

  枯叶被风和雨肆虐过,放弃了坚守枝头的倔强,一片片无助地躺倒在树根下。这些枯叶,它们此时是否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骄傲情怀?我看没有,它们一堆堆地被风聚在一起,不时发出沙沙地悲鸣,满眼都是萧索和凄凉,看不出一点从容就义、英勇献身的悲壮和喜悦。究其原因,这里没有吟诗作赋、触景生情的诗人,没有豪情满腔、壮怀激烈的志士,有的只是没有大志向,平凡而平庸的普通人。

  事物的内涵和意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人来发掘、定义、升华。满心忧郁的人是看不到美丽如画的风景的,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情而生”的缘故吧。

  我现在走在大街上,没有感慨,没有豪壮,也没有悲凄。我只是这样走在下着小雨,天冷,路滑的街上!

  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为大家带来最权威、种类最多的关于单元作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二:雨的诉说作文100字

  我,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雨。我从天空飘落,伴着我快乐的心情,大地呈现出欢乐的笑语。我带着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身躯贴近大地,在泥土中消融。

  “嘀、嘀、嘀……”你听到的雨,是我用生命弹奏出的旋律。我滴落在屋檐瓦房之间,花草树木之中,江河湖海之上。不同的声音混合在一起,便组成了一首耐人寻味的诗歌。当你静下心来,闭上双眼,在夏日的午后,在凉凉的秋夜,在茂密的竹林,在悠长寂静的小巷,就能听见我深深的呼吸,还能听见我为大自然带来的祝愿。

  以上就是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雨的诉说作文100字》,如果想要更多关于单元作文,请持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谢谢大家。

  推荐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抄范文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uebo.me/post/106180.html

“雨的诉说作文100字” 的相关文章

初一作文素材:关于月亮的诗句

  从黑暗中掏出月亮,如果你心情好的话,不妨也掏出几个零星的星星。掏出它们的藏身之处的黑暗,把它们杂乱的线条和轮廓进行理顺,但是很不幸的是我缕成了一些看不见的美。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月黑雁飞高,...

中考作文素材:继承、弘扬与创新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是永不过时的话题。下面是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继承、弘扬与创新的中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理由: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民族文化,是永不过时的话题。   二、立意角度:...

初一作文素材:徐志摩幸福名言名句

  想象着,累了一天的他,回到他们的小家,看着女人张罗的热腾腾的饭菜,傻乎乎的乐着!谢谢你的爱。   细读徐志摩的诗,那一丝丝的情思就会在你胸膛里随处荡漾,不知你最爱他的哪一句诗,如果你苦于寻求他的名句无果,不妨来这细细享受一下当年徐诗人的缠绵情意。   1、如果时间不可以令你忘记那些不该...

如何积累好的写作素材

  高考写作典例的选取,方法多多。在我们的身边却又有许许多多的鲜活感人事情,只是因为自己没有通过较好的途径去予以寻觅而已,下面介绍的方法,供师生们参考使用,那么高考作文,你将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成效!欢迎来到出国留学网,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提供的资料,请参考。如果喜欢,请继续关注我们。   如何积累写...

半命题作文《积攒__》写作指导及范文

  积攒的意思是一点一点地聚集。出国留学网作文频道小编整理了半命题作文《积攒__》写作指导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能帮你提高作文成绩。   一、作文题目   题目:积攒___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要有真情实感,④ 600字以上。      二、写作指导   这次测试作...

初中作文指导:如何结尾

  初中作文指导:如何结尾,由出国留学网作文栏目为您准备,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